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陕西“追赶超越”工作要求,6月18日,由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技厅主办的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在西安蒜泥科技孵化器举办。由高校科协、科研院所及各领域知名创业企业家、技术专家、行业战略投资者等组成的专业评委团队,就参赛项目进行了遴选。
大赛分为信息技术等五大领域 151个项目进入复赛
据了解,此次大赛参赛对象以陕西全省科技工作者(含在读研究生)为主,同时还包括有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及其他投资意向的科技成果。大赛分为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材料与工程、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5 个领域。经过前期宣传动员和单位预赛,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汽车控股集团、第四军医大学、陕西燃气集团、西安市科协、汉中市科协等省内高校科协及科研院所积极报名参与,累计征集项目达198个。
当天,经大赛评审委员会专业甄选及严格评比,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人脸检测技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智医?开放式医患辅助服务平台”、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六研究所的“基于北斗高精度位置服务的警务车辆管理系统”等151个项目成功进入复赛。
大赛承办单位包括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西安蒜泥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等。陕西省科协副主席韩开兴介绍说,凡入选大赛的早期科技项目,均有机会获得天和防务、中科创星、蒜泥科技孵化器等专业孵化机构的创业指导及孵化服务,包括办公空间、市场拓展、知识产权咨询、工商税法等。
优秀项目有机会获100—1000万风险投资基金支持
“本次大赛,针对具有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前景和投资孵化意向的创新创业优秀项目,将有机会获得100万~1000 万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投资资金池高达20亿元。”韩开兴说,为配合参赛项目落地,大赛特别配合举办了科技工作者科技沙龙、“穿越虫洞计划之大赛特训营”等延展活动,旨在通过研究成果交流、创业培训及实战等形式,有效提升参赛项目产品、技术的专业程度及孵化机会,同时对接上下游产业链。长江学者、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石光明,已经连续两年担任该系列大赛评审小组组长。石光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去年的参赛情况来说,今年各家单位参赛积极性明显更强,征集到的科技项目涉及信息产业、医疗、新能源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创新程度和投资价值都很高,代表了陕西科技工作者的整体水平。
“此外,诸多项目给评委们最明显的感觉是,我们科研人员的学术风气正在扭转,正在从传统的重技术,向重市场和应用转变,仅信息技术组入选决赛的55个项目中,产业化率和可孵化率占比已达50%左右。这种思路的转变值得肯定,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石光明说,“如果按照这样的趋势持续几年,不断提升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技术、社会、产业四个影响力,陕西建设科技强省的‘星火’一定会更加燎原璀璨。”
本次大赛决赛将于在7月9日在西安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