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磊:不忘初心 坚守创业
点评:同样是海归,同样的年轻,同样选择了回陕坚守创业,同样得到了肯定、实现了梦想,通过高磊的创业轨迹,都会被这充满激情的理想所感染,也被陕西给予创业者的支持所打动。
“创业是一条越走越孤独的路,能坚持下来很不容易。”陕西优秀创业青年高磊说。80后的海归精英高磊是个不折不扣的IT技术男,怀揣着进驻国内智能视频监控领域的梦想,他放弃在英国的高薪,选择回国为中国家乡的智能视频监控出一份力。
高磊于2012年回到西安,在短暂的工作经历后,心中的创业梦一直没有磨灭,同年九月,他辞去令别人艳羡的工作开始创业。2013年初,当遇到两个老同学,分别做机器视觉研发与视频监控市场营销,高磊决定与同学合作,继续在自己的老本行视频监控智能化领域开辟道路,6月份,西安冉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西安创业园的创业基地——瞪羚谷正式成立。
公司成立后,管理的混乱、资金的短缺、人才的匮乏令高磊苦恼不已。创业初期,高磊报名参加首届陕西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最终夺得一等奖,令他欣喜又意外。“创业导师给提了很多意见,对于公司接下来的发展意义重大。而且我跟导师和其他选手建立了很好的友谊,这种经历终生受用不尽,”高磊诚恳地说。
为了让公司更好地发展,高磊专门参加了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第29期创业培训和西安市莲湖区SYB创业培训。终于,在高磊的冉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冉科信息公司开始以高精尖的专业技术优势逐步走向市场。不论是在实现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机器视觉、增强显示系统、三维仿真与多媒体制作等方面,还是在智能交通领域,冉科为广大用户提供了前沿、可靠、先进的视频图像解决方案和专业产品。目前,冉科信息已形成了五大模块的应用系统。
回顾短短几年的创业经历,高磊感慨:“想创业的人很多,能坚持下来的很少,当最初同行的人不再坚持,创业变成一条越走越孤独的路,我愿意不忘初心,一直前行。”
如今,高磊所创立的西安冉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致力于智能视频监控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等,在国内市场填补了很多空白。
高磊相信,只要努力坚持,冉科一定会在中国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自动化事业的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
薛蕾:金属3D打印第一方阵的领跑者
点评:长期以来,“国考者众”与“创业者寡”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道绕不开的坎儿。在薛蕾看来,双创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双创是对我们价值体系或者观念的一个引导,是我们国家走向强盛的必经之路。
2015年首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启动仪式后,李克强总理来到主题展区考察,第一站就是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的3D打印技术的展位。
当天,负责向总理作答的,是由团陕西省委推荐、承展单位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薛蕾。
薛蕾,生于1980年,当年西工大最年轻的副教授,现任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1年以前,薛蕾还是个整日埋头于实验室搞3D打印技术应用研究的高校老师。那一年,学校提出“用规范公司的运营来推动学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随后,在导师和几个早已在外事业有成的学长的鼓励和推动下,长期埋种在薛蕾心里的创业种子被激活了。
薛蕾觉得,自己是一个愿意做事的人,体制内的按部就班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更何况,铂力特的大股东折生阳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九二年的下海一代,现在是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同年7月,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薛蕾出任公司总经理一职。
可等到真正走向创业这条路时,薛蕾才领略了创业的艰辛。由于看不到产业化的前景,开拓市场的艰难曾经令一些同事动摇,但薛蕾始终坚信金属3D打印技术是有未来的。
“那会儿压力特别大,整天想着市场在哪里?”为了拉到订单,薛蕾在北京、上海、沈阳、成都等地来回跑,连专门搞技术研发的骨干也得发动自己的关系网,“到处找项目”。薛蕾回忆。
2012年,公司成功接到C919飞机钛合金承力构件项目,公司上下铆足全力攻关技术难题。那段时间,神经紧绷的薛蕾根本没法安心睡觉。在技术攻关阶段,他带领团队更是创下了连续奋战7天7夜的纪录。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薛蕾的带领下,试制成功高达3米的TC4合金缘条零件,该零件也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金属3D打印零件。这一年,是铂力特的转折点。此后,铂力特开始接待越来越多主动找上门来的商家。
2013年,公司销售终于实现扭亏为盈。如今,铂力特是目前全国最大、实力最强的金属3D打印技术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2014年销售1.07亿元,2015年已实现销售1.6亿元(截至2015年10月)。铂力特已经和国内航空航天领域里的70余家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占到航空航天市场近80%的份额,产品应用也已扩大到医疗等民生领域,成为国内目前最大的金属3D打印全套解决方案提供商。
薛蕾坦言,创业过程并不轻松,“整天跟打仗一样,容不得自己慢下来。”
而作为过来人,薛蕾对创业也有自己的感受,“创业不能只凭着满腔热血去干,必须要做足充分准备,才有可能走得更稳一些。”
郑时涛:创业得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踩实了
点评:创业的阳光属于每一个有梦想的人。正因为有了一代又一代创新创业者拼搏奋进,才有了今天中国经济的繁荣。郑师傅就是一位具有实干精神的创业者,正是这份实干精神,让这位朴实憨厚的70后汉子从“西北凹陷修复第一人”一步步走到“世界凹陷修复第一人”。起成汽车快修在他的带领下,也一路披荆斩棘,成为汽车快修行业的绝对领导者。
2015年8月1日,来自陕西安康的郑时涛师傅获得了一张世界纪录证书,证书上写着,“世界上规定面积汽车免喷漆凹陷修复速度最快的人是郑时涛”。此证书是由扛旗世界纪录所认证颁发的。
少年时的郑时涛学过平面设计,当过搬运工,摆过摊卖过菜,更当过洗碗工,这些工作都与汽修并没有太大关系。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天,按照他自己的叙述,他的人生轨迹因为一张报纸发生了改变。
1999年的一天,还在工厂上班的郑时涛路过街边一家报亭,顺手拿起一张报纸翻看,上面一则招聘跨国务工的广告引起了他的关注,“虽然工作地点在日本,但考虑到工资待遇高就报名了,没想到最后竟然还通过了。”
就这样,没有多想,出身农村的毛头小伙第一次漂洋过海来到了日本。起初,他在工厂跟着一位钣金师傅,一边学技术一边干活,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郑时涛接触到了当时在国内还鲜有人碰触的汽车快修技术。
2004年,郑时涛带着积攒下来的几万块钱回到陕西,凭借着学到的技术,与妻子在西安租了个面积不到20平方米的门面,正式踏入汽车快修这一行。
起初,郑时涛的生意很不景气,由于传统的钣金修复技术在汽车维修市场占主导地位,很多人并不相信快修这门技术。
“没人愿意选择快修,是因为大家对这门技术不够了解,想要招揽更多客户,就必须采取措施让更多人知道这门技术。”随后,郑时涛选择了一条最“原始”的宣传方式——发传单。
几年下来,郑时涛坚持每天出去发传单,店里的生意也越来越好。后来,在朋友的建议下,郑时涛扩大了店面规模,并注册了公司,成为当时陕西省为数不多的汽车快修连锁品牌。
从品牌创建以来,技术优势就一直是起成的核心优势,除去免喷漆凹陷修复,起成的技术优势还包括玻璃破损修复,玻璃划痕修复,快干快速补漆等。简单来说,起成的技术优势可以概括为快、好、省、节能环保。目前,郑时涛的连锁店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156家加盟商。尽管如此,按照郑时涛的设想,这样的规模还远远不够。
对于创业之路,郑时涛坦言,创业其实就是这样,得一个脚印一个脚印踩实了,不能急于求成。自己的成功也并没有什么诀窍,谁都可以复制,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吃苦,不管是学技术还是经营公司,都是这样。
(记者 杨静 通讯员 李宗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