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创业教育的五大瓶颈问题与五点对策建议
  您的位置:西部创业网 > 创业研究
论我国创业教育的五大瓶颈问题与五点对策建议
来源:创业培训中心  加入时间:2009/8/31 点击:2515
作者:潘炳超    文 明 (陕西教育学院, 陕西西安710061)

    摘 要:当前我国创业教育存在“创业研究的力量和成果单薄、高素质师资严重不足、创业教材和课程开发滞后、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相对落后、创业教育实训实践基础脆弱”五大瓶颈问题。我国创业教育今后的发展对策建议是“确立一个目标,面向两类人群,建立三大机制,推进四项建设,实现五大突破”。
    关键词:创业教育;瓶颈问题;发展对策;中国特色创业教育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98X(2009)01-0001-08

    从广义上讲,“创业教育”主要包涵了培养事业心、进取心、探索欲和敢于冒险等的创业精神教育,以及从事资源整合、经济增值、财富创造和利润实现等活动的创业能力教育。它是指“以培养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增强创业技能和造就创业人才为目标”的广义的教育活动范畴。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已成为最重要、最紧迫、最现实的民生课题之一,成为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大事。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不足发达国家的1/20。造成这种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的创业教育不发达、创业环境不完善。根据国际国内的实践经验,解决就业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创业教育、改善创业环境,从而促进“全民创业”和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举措。可以说,加强和改进创业教育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党的十七大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部署之后,国务院和有关部委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政策和措施,各地各部门也纷纷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措施促进“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局面已初步打开。但总体上看,我国的创业教育与当前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相比,与国务院《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1]的要求相比,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我们认真研究解决。
    一、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五大瓶颈问题
    从专业性质看,创业教育属于通俗化、应用型的工商管理教育范畴。我国创业教育当前存在的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1.创业研究的力量和成果单薄
    与美国拥有50多家创业研究中心和1600多所大学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相比,我国不仅创业教育研究机构数量偏少、成果传播应用有限,而且研究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多数研究者尚停留在单兵作
战状态,尤其缺少跨部门、跨学科的团队科研攻关行动,缺少本土化的、“管用”的应用型研究成果。据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创业教育”关键词跨库检索结果,虽可获得1986篇有关创业教育的文献目录,但博士论文只有1篇,有学术价值的代表性论文只有50多篇。经分析,我国现有的创业教育研究的主题与内容尚且处于介绍和引进阶段,大多分属于高等教育、管理科学、科技哲学、技术经济与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研究的权威学者屈指可数。可见,创业教育在我国学术界还只是亟待开发的“处女地”,当前的专业研究机构、研究队伍和研究成果都相当单薄,必须大力加强。
2.高素质师资严重不足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研究者大部分属于半路出家的新手,他们中不乏高校的优秀学生工作者、思想政治课或德育教学的骨干,但往往缺乏企业管理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更缺少扎实的创业教育研究成果,是被“赶鸭子上架”推到创业教育前线的。据报道,截至2008年11月底,教育部唯一授权委托的“教育部高校创业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先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创业管理培训学院举办了6期,为全国高校培养创业教育骨干教师总数不到1000名,与全国2000多万各类在校大学生总数相比,可谓是杯水车薪;三是受利益机制的驱动,我国能胜任创业教育的大多数高素质教师都忙于高收费的MBA、EMBA和民营教育培训机构培训项目,而无暇顾及公益性的创业教育。就办学收益而言,我国大中城市目前一期完整的创业培训班的人均收费为2000元左右,而EMBA学员的人均收费通常都在20万元左右,两者大致相差100倍。对高校而言,完成100人的创业培训只相当于培养1名EMBA学员的经济收益。这种巨大的利益反差,是我国知名大学的大多数高素质师资都乐意专注于以培养工商精英为目标的高层次工商管理教育、而远离创业教育的重要原因。与东部相比,我国西部地区工商管理教育本身就欠发达,高素质的创业教育师资缺口更大。
3.创业教材和课程开发滞后
    创业教育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开发难度大,加之高校教师大多数本身缺乏创业经历、开发创业课程的动力不足,致使我国高校创业教材和课程的开发总体上处于初级阶段,显得零散无序,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权威性,明显落后于创业实践的需要。
    迄今为止,全国范围内使用最广的是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SYB、IYB和KAB创业教材。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国际劳工组织创业中国项目工作组官员介绍,2004年到2007年全国共有73万人参加了SYB(即“创办你的企业”)培训。应该说,SYB、SIYB教材凝聚着国际交流合作的成果,填补了我国创业教材与课程开发的空白,也引进了国外创业教育的成熟经验和模式,对各地创业教育的普及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在我国创业教育发展史上功不可没。但是,由于这些占主流地位的创业教材都是源自欧洲的舶来品,虽然适应欧洲创业环境、但不能很好地满足本土创业实践的需要。其不足之处是:第一,过分强调借助《创业计划书》获得VC(即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或“创业投资”)在创业中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核心地位。由于我国当前的现实是风险投资业尚处于发育初期,远不如欧美那样发达和普及。于是,出现了多数学员在接受过SYB和SIYB培训之后,拿着苦心准备的《创业计划书》却找不到“投资人”,结果在筹集创业资金时完全“扑空”, 我国创业教育的这种“水土不服”格局已经受到一些实战派业内人士的严正质疑,的确值得我们关注[2];第二,国外的经典创业学课程体系存在着与我国国情相脱节的缺陷,表现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明显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迫切需要创业知识传播、创业意识提升、创业规律研究和创业支持系统改善在发达国家,这些课题早已通过大众化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发达的工商业环境熏陶等途径,得到较好的解决,所以他们没有必要再纳入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需要通过创业教育来培养创业人才,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浪潮的兴起。迄今为止,由于缺乏针对本土创业实践需要而进行的专业化的原创性研究,所以我国远未形成适合国情实际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家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国内真正属于自己的好的创业教材和文本非常少。,甚至还没有一套国家审定的创业教育课程大纲;第三,部分引进的创业教材翻译粗糙、质量不高。或许由于未经国内工商管理顶级学者和产业界资深专家审阅,一些引进的创业教材不仅过分简单,而且显得粗糙。例如,SYB中文版教材就出现了把经典营销理论4Ps中的Place误译为“地方”(管理学界通译为“渠道”或“分销”)的缺憾,这显然容易造成我国创业教育的“隔靴挠痒”现象。
4.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相对落后
    美国较早就开始重视在公民中开展创业教育,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创业教育科学体系。早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一些大学已开始培养博士层次的创业学人才。有统计,全美创业领域的首席教授有200多人,业绩最佳的美国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老板中有86%接受过创业教育。英国政府为推进创业教育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实践,拨专款创建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并建立了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大学与企业合作创业中心。相比之下,当前我国创业教育从理念到方法都显得落后。例如,我国的教育评价模式与创业教育理念几乎是背道而驰:我们对学生是以学科成绩为标尺来衡量优劣,主要强调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度,而不是对知识进行重组、创新、整合和运用的能力,更没有将创新创造能力测试与评定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我们对教师的评价则重在考核其科研论文、获奖证书、课时量等硬性指标,这种考核评估制度几乎是完全漠视了教师的创新创造能力和业绩,使教师片面地满足于完成理论教学和科研任务,不能为教师投身创业教育提供引导和支持。
5.创业教育实训实践基础脆弱
    实践性是创业教育的核心特性与本质要求。从广义上讲,创业教育应该覆盖分班授课、小组作业、仿真训练、实操辅导、个别指导、经验交流、咨询服务等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创业人才的全流程,但我国的创业教育目前还只是停留在该流程的初始阶段。
    我国创业教育实训实践基础脆弱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对创业教育的投入不足,学校财力不足、认识有限,加上未能较好地整合企业和社会资源,造成了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匮乏,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由于缺少实习实训机会,学生在真正投身创业时便难免出现“花拳绣腿”的尴尬;二是创业教育大都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课堂里筹融资、黑板上做营销、屏幕上办企业,理论与实践脱离、知识与行动脱节。因此,我国由创业教育促成的成功创业典型案例显得凤毛麟角根据2008年6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开展的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状况调查,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12所高校1749名大学毕业生的调研中,真正创业的仅有2人,占“打算创业”的1.57%,占“想过创业”的0.5%,占“创业部分”样本的0.3%,占调查总样本的0.11%,这种结果确实令人吃惊。;三是高校改革滞后,造成创业教育的配套支持政策不到位,不能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参与创业实践的积极性,容易导致创业教学与创业实践相脱节,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总是受到“制度性压抑”,很难开始真正的创业行动,因而不利于在实践中检验、评估和提升创业教育的效果;四是多数教师本身缺乏创业和管理经验,加上对创业课程研究不深,于是难免照本宣科、滥竽充数,甚至说外行话“忽悠”学生,更难以向学生创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实践指导湖南工业大学KAB创业课程教师黄建雄指出,一些创业课程的教师由于缺少实践经历,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常常显得力不从心。。
二、关于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正在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和“强化创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等政策要求。可以预见:我国的创业教育必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笔者认为,政府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力量,针对上述五大瓶颈问题,认真研究制订和实施一整套有效的对策措施。笔者对我国创业教育发展提出五点建议:确立一个目标,面向两类人群,建立三大机制,推进四项建设,实现五大突破。
1.确立一个目标: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客观地讲,我国的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创业教育体系建设总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教育理念、师资队伍、课程内容、实践基地、环境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都亟待加强。
当前,我国创业教育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全国政协委员、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理事长马国湘在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时指出:“加强面向全民族的创业教育,着力构建基于创业科学的中国特色创业教育体系,科学推进创业,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笔者认为,化解五大瓶颈问题的根本对策和加快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于“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因此,应当将“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明确列为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首要战略目标,其本质特性和衡量标志是充分适应国情实际。它至少应当具体包含组织制度体系、科研开发体系、教学实训体系、绩效评估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五个方面,值得权威机构组织专家深入研究。确立了这个战略目标,我们就可以“纲举目张”,才能够不迷失努力方向,才能够恰当地评估我们相关举措的效果。
2.面向两类人群:创业者和非创业者
    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和具体化,是培养创业人才的有效手段。加强创业教育既是缓解就业压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和主流方向。为每个公民提供良好的创业教育,是政府的应尽职责,也是高校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
    从实践角度看,世界上只有两类人:创业者和非创业者。
    笔者认为,我国未来的创业教育应当普及到每个公民。具体讲,对非创业者的创业教育,    应当纳入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主要目的是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眼光,激发创业热情和潜能,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需要,直至造就一大批合格创业者;对创业者的创业教育属于继续教育范畴,目的是帮助创业者改进新创企业的前期管理,提升创业技能、改进企业管理,学习成功经验、借鉴失败教训,从而控制和降低新创企业破产倒闭的风险、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收益水平。在新创企业进入成长期或达到中等规模之后,创业者应该接受的就不再是本文所述的创业教育,而是更高层次、更加专业的MBA或EMBA教育。
3.建立三大机制:统筹协调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和考评激励机制
    一是统筹协调机制。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执政之本。创业具有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因而被称为“就业之基”。创业教育是创业实践的先导,也是创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赖于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统筹协调机制的形成。离开了政府的统筹协调,创业教育的推进将会事倍功半、举步维艰。因此,各级政府应当明确自身的龙头地位和领导责任,主动在以下三个方面积极发挥统筹协调功能:(1)要按照“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总体思路,组建专门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规划、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的全面建设,督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协调组织建设一批区域性的创业教育载体,树立并宣传推广一批创业成功先进典范;(2)要统筹建立教育培训、项目推荐、融资服务、孵化扶持、开业指导、跟踪评估、经营诊断、咨询辅导等“一条龙”的创业服务平台;(3)要统筹协调建设分级分类的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组织机构和评估体系,为“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配套支持和体制保障。笔者认为,我国的创业教育应当逐步做到“四个统一”,即:统一教学大纲、统一培训技术、统一培养方案、统一考评标准。
    二是投入保障机制。
    投入保障机制的核心目标,是切实保障我国创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所必需的财力、人力、物质设施、环境条件、配套支持政策等资源的投入,破解当前存在的资源分散和不足的重大瓶颈制约。建立“投入保障机制”在我国创业教育发展的初级阶段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其重点任务是:(1)加大经费投入,全力支持国家级高标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师资队伍培训、系列专题研究和成果推广传播,以此为龙头,有效带动我国创业教育全面展开;(2)加大人力投入。地方政府应当吸纳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高等学校的骨干人员,设立创业教育推进机构,做好协调组织和服务工作,帮助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督导创业教育与创业培训的有效开展和全面普及;(3)加大政策投入,铲除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壁垒,制定和实施一整套支持创业实践的工商、税务、财政、金融、教育、劳动、社保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整合部门资源,充分调动高校、企业、政府部门、开发区和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积极性,加速建立“研究—教学—培训—实践”“四位一体”的全流程的创业教育新模式;(4)加大基地建设投入,建成一批功能强大的“创业研究培训基地”,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创业者提供便捷的创业教育机会和高效的创业实践支持与服务,形成以政府为主导、高校为重点、社会广泛参与的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三是考评激励机制。
    笔者认为,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考评激励机制”的重要性——对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而言,如果说, “考核评价”相当于“方向盘”,那么,“激励”就是“发动机”。
从社会需要出发,我们对创业教育的考核评估应突出“四率”指标:测试合格率、创业成功率、就业带动率、分年限生存率。
    在激励机制方面,对有志于创业的各类人群,要降低创业准入门槛、简化行政管理程序、提供创业筹融资支持,要建立各类创业园区和公共服务平台、制定创业促进政策、优化创业环境。要制订和实施学生创业促进政策,推行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考试改革,加强创业指导,推行学分制、弹性学制和教学评价新制度,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参加创业实践。要把创业教育及其成效作为高校考核的重要内容,可定期组织在校学生创业实践典型案例的评比和表彰。对领导、指导学生创业业绩突出的校长、教师,要在职称晋升、评优评奖中给予优先考虑。对勇于创业实践、成功创业的学生要在学业成绩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给以优先考虑。要组织创业教育教材与教学方法开发,鼓励教学经验总结与交流。应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和规范教师兼职创业,或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鼓励他们亲身体验创业过程,积累创业经验,丰富创业教育底蕴,增强创业教育实力,以便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
4.推进四项建设
一是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应当包括专题研究队伍、课程讲师队伍和实操导师队伍等三大板块,他们都是创业教育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实践表明,我国的创业教育要真正大展身手,师资队伍的构成就必须“专兼结合”并广揽各界精英人才,而不能指望“学院派”教师来唱独角戏。当前,尤其应该聘请一大批成功企业家、创业名人、管理专家、营销专家、财务专家、咨询师、分析师、律师和政府官员担任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将有实践经验和研究专长的高素质人才充实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来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祁金利认为,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很强,应当聘请具备实践经验的政府官员、企业的管理者、经营者、创业者,充实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来。。为满足创业实践的需要,地方政府应支持建立创业指导服务机构,聘请有实战经验的成功创业者担任创业导师,对打算创业和已经开始创业者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的咨询服务和跟踪辅导,以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是学科与课程建设。
    我们要善于引进、借鉴和合理消化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与成果,加快开发符合我国国情、能满足实践需要的创业教育主干课程体系。
    美国百森商学院早在1967年就在全球第一个推出了创业管理的研究生课程。百森商学院每年大约有25%的本科毕业生被授予创业学学士学位。创业课程教学大纲中的必修课程有《新生管理体验》、《新企业创立》、《成长型企业管理》和《创业企业融资》等。哈佛大学共开设了15门创业管理课程,最具代表性的有《创业财务》、《创业管理》、《创业营销》、《专业服务公司》、《小企业的经营与成长》、《风险投资与个人股权》、《开创新企业》等。斯坦福商学院共开设17门创业管理课程,主要课程有《投资管理与创业财务》、《环境创业精神》、《创业精神与风险投资》、《营销与生产一体化设计》、《成长企业的管理》、《创业机会评估》、《创业战略》、《创业与社会发展》、《信息处理产业的战略制定与实施》、《技术创新的战略管理》等。
    总体上讲,我国的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应当服从和服务于"增强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提高创业技能和培养创业人才“的核心目标,要坚持”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能力导向”的原则。我国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当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注重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注重知识教育与能力教育的融合,要分层次、分对象地逐步构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为了加快我国创业教育学科和课程体系的建设步伐,笔者主张尽可能地合理吸收国内外创业教育的各类前沿研究成果,积极推进MBA、EMBA主干课程的本土化、通俗化和实用化转换。按照设置“创业教育”本科专业的基本要求,建议我国自主开发以下20门创业教育主干课程:
    (1)创业计划书;(2)创业必备资源与创业基本流程;(3)创业商机与创业项目选择;(4)创业资金筹融集渠道与方法;(5)新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6)新创企业财务管理;(7)新创企业营销管理;(8)新创企业风险管理;(9)新创企业的战略管理;(10)创业者必备心理品质;(11)创业成败的基本规律;(12)创业成败经典案例解读;(13)创业服务平台和政府公共资源的利用;(14)创业的工商与税务法规辅导;(15)拓展训练原理及其在创业中的应用;(16)成功创业家的经验分享;(17)创业团队建设;(18)商务礼仪与商务沟通;(19)企业信息化原理与经典案例;(20)创业者养生与心理健康辅导。
    上述20门课程由三个不同的板块组成:(1)前9门课程相当于“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主干,需要尽可能多地吸收适合国情的各种成熟教材、理论和研究成果;(2)第10至16门课程则是“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灵魂,必须建立在本土化原创性研究的基础上;(3)第17至第20门对我国当前本土环境下的创业实践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作为选修课来开发。
    笔者认为,20门主干课程的开发,应当由资深学者、创业成功人士和行政管理专家共同完成,应当充分吸收最新的理论成果、实践经验、智慧,提炼总结本土环境中的创业必备知识与成功规律,必须充分体现国家政策、管理制度和政府共同服务平台的最新动态。唯有如此,才能确保“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权威性。在组织统一规划和开发建设创业教育主干课程的同时,应当鼓励和支持各地高校结合实际,自主开发和应用具有当地特色的各类教学资源。例如:学生培养方向定位、课程设置、辅导资料、教学方法、实操安排、管理风格、组织形式、校园文化,等等。
三是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要改变我国创业教育当前“重课堂讲授、轻实习实训”的现状,就必须建立多种形式的实习实训设施和创业实践基地,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由于基地建设离不开资金、项目、场地等硬件和管理、服务、指导等软件的支持,所以必须按照“培养创业人才”的共同目标,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有效地聚集和整合政府资源、企业资源、民间资源和非政府组织的资源,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我国有些地方通过建立“青年创业见习基地”,为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生、下岗失业青年和青年农民工提供岗位见习机会,帮助他们提升就业技能、积累创业经验、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自主创业。这种新举措值得推广和借鉴。
四是创业环境建设。
    比较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对创业行动的产生与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们在一个重视和鼓励创业的社会环境中,创业的积极性和成功率往往要明显高于一个不重视、不支持创业的社会环境中的情形。
    在环境建设方面,政府负有主导责任。美国联邦政府就专门设立了国家创业教学基金,是以政府的力量推动全美创业教育的。他们的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针对创业者面临的"融资难、场地缺、障碍多、培训少、服务弱"等共性的环境问题,政府应当出台一整套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强化创业培训,改善创业环境,努力建设一个有利于创业的舆论环境、文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不断激发人们的创业激情,吸引更多的有志者在设施齐全、政策配套、服务到位的创业园区中,踊跃投身创业实践。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各地政府应当建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中小企业管理、教育、建设、国土资源、财政、商务、银行、税务、工商等部门共同参与、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小组,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施和工作计划。把优化创业环境、完善落实创业政策以及提高创业培训效果、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等作为衡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工作指标,列入当地就业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
5.实现五大突破
一是理念的突破。
    理念突破应集中体现在对创业教育战略地位、现实意义和功能价值的全面理解与正确认识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是人们为了更好的工作与生存所应掌握的“第三本教育护照”(The third education passport),它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从素质教育到创新教育再到创业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总体走向,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创业教育聚焦于国民创造潜能的发掘和激励,本质上是一种对国民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开发,它必然促进国民创业激情的迸发和创业浪潮的兴起,从而带动就业岗位的增加、国民财富的增长和民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创业教育是高校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和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手段,是破解素质教育难题的钥匙。因此,无论就国家、学校,还是学生个人而言,对创业教育的投资,无疑是回报率较高、回报期较长和收益较可靠的、“合算的”、明智的投资。我们主张,在我国教育发展中长期规划当中,应当将创业教育明确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要通过大力加强创业教育来打开缺口,从根本上纠正我国传统教育“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的偏差和失误。我国今后的创业教育应当从小抓起、逐步覆盖全体国民,要从义务教育的小学、中学阶段开始,进行普及性的创业教育,重点培养国民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意识。然后逐步渗透到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体系当中,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提升国民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文素养和创造能力,为国民人格的全面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做贡献笔者赞成黑龙江大学创业教育学院院长吴金秋先生提出的主张:创业教育是以教育现代化、教育大众化、教育国际化为背景的一种现代教育,个性化教育是其基本精神,多元化的教育质量观是其重要的理论基础,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二是规模的突破。
    目前,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形成了一套规模较大、相对成熟的创业教育与创业支持体系。围绕创业的教育和研究,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和整个世界商学院的教育取向和商业实践方式,而且呈现了创业教育规模逐步扩大的显著趋势。美国目前已经超过1600所大学、学院和社区学院都开设有创业教育课程,各高校开展的商业计划竞赛成为美国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百森商学院、麻省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等为代表的高等院校已经建立了50多个创业研究中心。创业教育帮助美国培养了一大批创业型人才,为美国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使美国在知识经济时代赢得了独领风骚的优势。
    在将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坚持从国情出发,做到“洋为中用、务求实效”,坚持引进与自主开发并重的方针,聚集相关部门和学科的力量分工协作、联合攻关,积极扩展培训对象,逐步扩大规模,最终形成分层次、全覆盖的创业教育体系。
    在实现创业教育规模突破的过程中,要注重动员和整合多方资源,既坚持公立教育机构的主阵地、主渠道地位,又积极发挥社会民间教育机构的作用,有序开展面向大学生、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复退军人、返乡农民工、乡镇领导干部和农村基层创业带头人的各类实用创业培训,培养我国急需的创业带头人,支持各地 “全民创业”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研究水平和成果传播的突破。
    由于创业行动的产生、演变和成败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创业环境的直接制约,创业者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往往面临不同的挑战,因而我们特别需要加强针对区域环境特征的研究。环境依赖性较强的微小企业创业者更需要本地化的理论指导和帮助,是否具有地域创业环境针对性和指导性是衡量研究水平的重要尺度。
创业总体上是有规律可循的。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创业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分享他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并借鉴和吸收到自己的创业实践当中,必定有助于创业的成功。因此,创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对我国本土创业实践的专业化研究,必须从本土创业实践的应用型研究成果中吸取营养,同时注重吸收国际先进的创业理论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我们的创业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指导和服务功能,才能促进本土创业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
    当前,我们迫切需要聚集高校和社会各界的智力资源,聚焦我国创业实践,组织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法学、人才学、图书情报学等领域的研究人才开展跨学科、应用型的创业专题研究。具体讲,应当积极推进“创业制度研究、创业管理研究、创业人才研究、创业案例研究和创业教育培训研究”等5大板块的系列研究。在创业教育研究方面,有望实现突破的课题包括:中外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研究;创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创业教育支持体系研究等。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的创业环境研究、创业流程研究、创业者必备心理品质研究、创业成败规律研究,形成一批具有专业性、本土性、前沿性和实用性优势特征的创业研究成果,以夯实创业教育的内容基础。要组织策划和编辑出版一批跨学科、应用型创业研究成果,创办若干个有影响的创业教育网站和专业杂志,实现创业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传播、推广、应用的新突破。
四是教育改革的突破。
    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实问题,我们需要反思现行的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纯属政府和社会的责任,与高校无关”的狭隘本位主义旧思维,要通过教育改革来达到对现实挑战的有效应对。由于目前社会职业结构和就业市场变化很快,而高校的师资力量结构、课程设置结构和教材内容,都是相对稳定的,二者之间矛盾在加剧。我们绝不可无视现实的变化,死守“通识教育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的陈旧观念,要通过改革去主动适应现实和将来变化的需要。要根据“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的实际需要,果断地推进教育改革,将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单向灌输型填鸭式教学方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型参与式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实操训练。要加强对创业教育目标、过程、途径、方法、手段等方面的研究,对现行的教育体系中不适应创业教育目标的环节和方面进行改革,特别要在教学评估标准、教育方式方法和创业促进政策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高校要研究和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名校的教育,尽快推行弹性学分制,允许分阶段完成学业,允许在校大学生申请休学进入创业园区或社会创办企业,为创业的大学生保留学籍。要借助政府和社会资源,加快建设创业园区,搭建小企业孵化平台,为学生创业提供指导、服务和实战机会,以“构建中国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的有效举措和实际行动,带动我国教育改革的新突破。
五是综合效果的突破。
    创业教育综合效果突破的重要标志,是教师、学生、学校、政府、企业和社会都能获益,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效果。我们要充分发挥网络第一大国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加强创业咨询和指导服务,为创业学生提供企业创立与运行、资本运作、风险规避、知识产权等各类创业咨询服务。要认真总结、积极宣传和推广成功创业者的典型经验,引导和激励更多的人投身创业实践,促进我国创业人才队伍的扩大和创业成功率的提高。要通过加强创业教育来拓宽教师的事业舞台,促使学校更好地服务社会,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扩宽企业的选人渠道和用人方式,促进政府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和增加国民财富、改善民生、增进社会和谐的战略目标,实现我国创业教育综合效果的新突破。








自主创业,解决就业!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免费报名,国家掏钱免费培训,结业后可享受最高400万元的创业贷款!可在本网站在线报名或致电029 — 85410152 85410155 进行咨询。

关闭窗口】    
 来源:http://www.4scy.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创业培训基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 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陕西省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西安市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创业培训基地)”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4.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中心动态 |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Copyright 2009-2010 版权所有:陕西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小寨兴善寺东街69号 电话:029-85410155 Email:4scy@4scy.com
技术支持:  陕西创业研究培训基地  陕ICP备090197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