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着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今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中,陕西结合工作实际,制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做好新时期全省就业创业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在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今天(9月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王晓驰就我省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的相关情况作了详细介绍。
稳定和扩大就业将成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
针对经济新常态下就业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实施意见》提出把创业和就业结合起来,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就业创业工作的新定位、新布局、新思路更加明确。
王晓驰介绍,《实施意见》首次正式将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并将调查失业率纳入宏观调控指标,使就业创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更加清晰明确,就业是民生之本的宏观认识得到量化评价。
《实施意见》还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和扩大就业新的增长点,形成了经济新常态下就业创业工作的新布局。特别是提出在创业上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需求向导的“三导原则”和创业孵化的“四+模式”(即:市场主体建设+市场运营+政府支持+创业者),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就业和创业工作,特别是调动了民间资本、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此外,《实施意见》提出,坚持省内、省外转移就业并重,拓宽转移就业渠道。其实质是要进一步加快本地经济发展,引导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企业留用见习大学生超50%将给予补贴
王晓驰介绍,《实施意见》明确了一系列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使得政策的广泛性、实效性显著增强。其中不仅有直接促进就业的政策,更涉及经济、财政、税收、金融、市场、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政策,包括:建立稳增长促就业、鼓励创业就业带动经济发展的良性机制,使宏观经济政策和就业政策相互配套、衔接和协调等。
结合我省实际,《实施意见》从4个方面对12项政策进行细化,从9个方面对28项政策进行创新:
在鼓励吸纳就业上,见习大学生留用率不低于50%的,按留用人数对企业给予每人2000元的一次性补贴等。
在支持创业方面,引入市场化创业孵化模式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良性机制,实现创业项目、培训、融资、基金、创业贷款、风险投资、专家指导、技术咨询、法律维权的市场化一站式服务,充分发挥市场主体综合优势,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在就业创业培训方面,提出要鼓励具有资质的各类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机构开展短期职业培训,享受培训补贴,建立培训效果与培训补贴的联动机制。
在失业保险、社会救助支持就业创业上,将失业保险稳岗政策范围扩大到所有依法参保缴费、不裁员或少裁员企业;鼓励农民工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制度;对自主创业的失业人员,允许一次性发放应领取的失业保险金,并从失业保险中给予创业补贴;对主动吸纳失业人员的用人单位给予安置补贴;对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取得收入尚不稳定,且已不符合最低生活保障条件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仍给予一定期限的最低生活保障。
5年内全省将建数百个创业孵化基地
“今年起,我省将通过组建陕西省创业创新联盟,建立陕西众创空间样板;每年认定25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陕西大数据交易所’和‘陕西工业云中心’,建立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等多种举措助力创业就业。”王晓驰介绍,作为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的落实引导,《实施意见》直接安排了一系列专项活动。
有关数据显示,去年我省1.27万名大学生实现创业,完成目标任务(8000人)的158%,同比增加42.9%。以陕西丹尼尔企业集团、陕西超群医药集团,大明宫建材市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西北唯一电子商务创业县武功,以及西安交通大学,民办西安翻译学院等市场化创业孵化工作成效显著,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热情高涨,我省龙头企业纷纷表示愿意参与到创业孵化工作中来。
截至目前,全省国家、省、市、县四级市场化创业孵化基地共有130余家,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8.65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79.58%,上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3.39%,低于控制指标0.61个百分点,其他指标也超过序时进度,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王晓驰表示,今年起,我省每年将直接培育评估认定20个左右市场化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示范基地,给予一次性以奖代补;省上也要求各市县以市场化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抓手,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到2020年,省级将建设50个左右、市级将建设80个左右、县级将建设300个左右的市场化创业孵化基地;组建陕西省创业创新联盟,建立陕西众创空间样板;每年认定25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陕西大数据交易所”和“陕西工业云中心”,建立大数据产业生态体系。
据悉,对于每年在全省评选中获得表彰的“创业明星”,省上将给予每人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对国家表彰的创业型城市和创建成功的省级创业型城市,给予一次性资金奖励;实施陕西省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示范工程和农民创业示范工程,2020年前,新建20个省级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
王晓驰表示,今后省上将突出抓好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创业创新、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等工作。
作者:彭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