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8日从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今年我省将开展就业实名制试点,确保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形势的稳定。
今年选择3~5个市开展试点
近年来,随着流动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大量增加,就业统计和失业扶持工作成为人保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为了更好地促进就业,保障失业人员再就业,省人保厅近日提出,今年我省将初步确定3~5个市,开展就业实名制试点工作,西安市或被列入试点。
据省人保厅就业促进处有关人员介绍,就业实名制是指通过实行全省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证”来全程记载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的状态。我省将给进城务工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未就业的大学生等群体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该证实行一人一证、一证一号,劳动者在公共就业机构领取该证件后,将进行“就业”或“失业”的实名登记。
三类人员不在实施范围内
据介绍,我省的就业实名制将面向所有劳动适龄人员和自身具备劳动能力的群体,现役军人、在校学生和服刑人员三类特殊群体不纳入实施范围。
试点初期,人保部门工作人员将深入社区进行入户登记,随着试点的推开和政策的普及,用人单位将为招用人员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劳动者也可自发到各级公共就业机构申请办理。该证不仅将方便人保部门统计就业人员,也将为劳动者失业之后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提供便利。
据了解,我省目前运行的公共就业机构指的是各级劳动部门的就业服务机构、各级人才交流中心和各级残疾人就业机构。
凭“登记证”可享优惠政策
用人单位录用劳动者后,将为新录用的劳动者办理该证,招用持有该证的失业人员将为其申报就业。失业劳动者凭该证,可享受政府为其提供的推荐就业、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等服务。各级人保部门将对“就业失业登记证”进行年检。
省人保厅就业促进处有关人员表示,经过一年时间的调研部署,我省已将印制好的“就业失业登记证”逐步发放到各市(区、县),待具体实施意见出台之后正式确定试点城市,推行就业实名制。另据了解,今年我省确定的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将达3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要控制在4.6%以内。(记者 朱雪娇)